在想这个标题时,我第一时间想到的是我在2021年3月写的:
产品经理的样子(我认为的):持续更新的庞大知识体系(职业知识、专业知识基础、经济学、数据分析、工作方法论、个人和团队建设等)、强大敏锐的观察力、丰富的实践基础(项目管理能力、项目维护能力)、独特的见解(时事政治)、快速精准表达能力、快速复盘能力。
由于诸多事情耽误,这个 5 年目标和任务分解的文章被搁置一旁。今天在刷推特时看到 Mactalk 池建强推特里面的一句话,觉得分外有道理。于是便自然的把这个文章继续往下铺陈了。
池建强的推特原文是:
正如池建强所说的,如果想好好工作做点事情,一定是先有目标才有工作。得先尽量想清楚自己大概是想做一件什么样的事情,最后再去匹配公司,而不是先选了一家公司之后,然后再去找目标。工作是为你的个人人生目标服务的。
反观我在 21 年写的内容,作为“职业经理人”应该仅仅是作为人生的漫漫长河中养活自己的事情而已,自己的时间不应该围绕着成为一名职业经理人来服务,而是应该围绕着自己的现阶段、未来阶段的人生目标而服务,这才是当下需要做的事情。
好的,新问题来了。我的人生目标是什么?
在思考这个问题时,我突然意识到另外一个点,“人生目标”和“想要什么样的生活”两者之间有很大一部分是重叠的,但两者又有一些差异。比起“想要什么样的生活”,“人生目标”中会存在更多相对理想、离现实生活更遥远的东西。换句话说,“人生目标”更抽象。需要搞清楚两者对自身而言分别是什么,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。而近年来众多人追随的 FIRE 运动(Financial Independence, Retire Early)的起点和终点也应该如此——搞清楚自己的“人生目标”和“想要什么样的生活”分别是什么。
回到人生目标这个话题,这个问题花了我一天的时间去思考。由于实在不知道从哪里开始,于是我在谷歌上搜索:How to find purpose in life? 发现了 Steve Pavlina 的一篇文章,标题为 How to Discover Your Life Purpose in About 20 Minutes 。跟随着文中的建议,我简直思路如泉涌。不过 20-30 分钟,我写出了我的一大堆人生目标/想要的生活。
经过简单分类,我的目标被分类成以下几个维度:生活、人格、健康、能力、发现、经济、爱好。
整合到一句话即:我希望拥有一个简单、快乐、心灵上平静,怀着好奇心去拥抱并感受世界、为世界持续带来价值的人生。
(待续)


Leave a Reply